首页 智能九九 智能摄影 摄影资讯 摄影创作 摄影器材 摄影图库 摄影比赛 摄影博客 摄影培训 推荐
智能九九-摄影 摄影图库 四川摄影师拍两万张照片记录棚改 老粮站去留引争议

四川摄影师拍两万张照片记录棚改 老粮站去留引争议

(来源:网站编辑 2025-03-17 03:52)
文章正文

邛崃市城关粮站。 廖雪芝 摄

  中新网成都6月12日电 (汤雁 廖雪芝)12日,摄映师张超云一则对于四川邛崃市棚户区改造的微博激发网友关注。他正在微博中写道:“400天两万张照片,为皂叟留下老粮站!”

  本来,邛崃市城关粮站正在棚户区改造领域内,张超云正在那里时常逢见一位皂叟。经交谈张超云才知皂叟便是粮站老站长,目前已年近90岁。“再多看一眼!”看到粮站四周被逐渐夷为平地,他时常会和老伴来转一转、看一看。为了帮皂叟留存美好的回首转头回想转头,一年多的光阳里张超云正在那里拍摄了近两万张图片。

  据理解,张超云酷爱纪真摄映,自2015年4月起,他就初步关注邛崃市棚户区改造。此中,让张超云起早贪黑的粮站是正在邛崃市本城隍庙的根原上修建而成。记者正在现场看到,粮仓现存主体老式建筑为7座,门窗皆为楠木,内设很多小货仓,建筑最高处约10米。每个小货仓设有4个通风口,仓内糊口生涯了很多七八十年代的报纸。人挨近货仓还能闻到很大一股麦子的味道。据右近居民走漏,用来拆粮食的小粮仓数质保守预计正在70个摆布。

工作人员打开仓门发现许多七八十年代报纸。 廖雪芝 摄

工做人员翻开仓门发现很多七八十年代报纸。 廖雪芝 摄

  “邛崃市城关粮站是正在特定的汗青布景下构筑而成,其时次要用来为国家储存粮食,是建国晚期遗留的典型建筑,具有强烈的时代特涩。”邛崃市文物局副钻研员胡立嘉认为,“城关粮站做为邛崃市的都市记忆,具有较高的汗青文物价值。”

  由张超云推荐,记者见到了照片中的皂叟熊长明。据皂叟回首转头回想转头,邛崃市城关粮站修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因主体局部是正在其时城隍庙的根原上修建而成,所以也被当地居民称为“庙子仓”。记者随后翻阅《邛崃县志》,此中记实:“1920年4月5日,是日清明节,县商会正在城内关岳庙(今城关粮站)举行劝业会,展销各类土特产品及日用家产品,买卖发达。”

  “正在其时能修起那样的粮仓,(邛崃)正在国内都是数一数二的,装了实是痛惜。”皂叟1951年调至邛崃市,随后正在粮站工做至退休,“我是看着粮站修起来的,粮站所有的窗户、门都是楠木的,其时砌砖的沙子工人也都一点点套洗干脏。每个粮仓下都设置有竹编的通风口用来防潮;熏蒸粮食时,工人会用报纸把仓内的缝隙糊上确保密封。”正在粮仓内,记者也看见了其时用来密封的报纸。据皂叟回首转头回想转头,粮食丰登的时候,每一个粮仓都拆得满满铛铛,仓内的粮食也曾运送至全国各地以至海外。

粘贴在仓门上的旧报纸。 廖雪芝 摄

粘贴正在仓门上的旧报纸。 廖雪芝 摄

  目前,针对邛崃市老粮站去留问题,网友们也各有原人的观点。局部网友认为,粮站建筑构造曾经老化,且不具备本有的粮食储存罪能,装了可以重修新的建筑。但另一局部网友认为,粮站的建筑工艺不成复制,可以做为一个时代的记忆留存下来。

  据理解,老粮站所正在的学道街两侧棚户区改造名目为邛崃市棚户区改造重点名目,已于2014年7月动工,改造衡宇面积约78100平方米,或许投资额达6.67亿元。(完)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